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使用主流浏览器升级最新版本浏览网页
8月30日上午,广东省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厅级专职信访督查专员邓志平,省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清率省信访局调研组分别到深圳坪山区、光明区调研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奕飞等陪同调研,坪山区、光明区相关负责人参加。
首先,调研组来到坪山区,调研了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坪环之芯”,观看了坪山区民生诉求改革专题片,听取了民生诉求系统介绍并观摩民生诉求系统在基层的应用与实践。期间,调研组还就进一步强化信访诉求源头治理、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合理处置、深化民生诉求平台与信访工作系统互融互通等方面,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据悉,近年来,坪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民生诉求平台为依托,构建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便捷高效响应机制,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在实现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其中,2020年,国家信访局授予坪山区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2021年,信访工作“党建引领源头治理一网服务”项目获评南方日报年度十大精彩案例。
调研组不仅点赞坪山区近年来信访工作取得的实效,尤其点赞坪山区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访全周期监管模式以及“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等创新型“坪山样本”。调研组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坪山作为深圳的东部地带,需抢抓 “双区”驱动和“双区”叠加带来机遇优势,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当前信访改革工作。下一阶段,需全面依托民生诉求平台实现对群众诉求服务一网统管、全口径收集办理,同时在线上线下两端发力,打造群众诉求服务“30分钟服务圈”,实现信访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在辖区百姓心中树立诉求服务便捷、高效、精准的行政公信力。
随后,调研组来到光明区,先后调研走访了光明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光明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参观指导了心理服务室、法律服务室等相关功能室,并听取有关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相关经验介绍。据介绍,光明区从2019年3月起,将“枫桥经验”和光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相结合,创新开展群众诉求服务工作,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搭建了247个“1+6+31+N”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即1个区+6个街道+31个社区+209个服务站点),主动听取群众诉求。2019年以来,光明区群众诉求化解率为99.86%,累计服务群众61万余人,连续两年信访绩效考核全市第一,2019年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基层社会治理形势好转。经两年多运转,群众已逐渐认可该模式,“到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寻求帮助”已然成为辖区百姓的首选诉求途径,很多诉求也能在当天及时就地依法化解。
随着今年“光明模式”在全省、市得以推广,调研组从“真重视、真投入、真实干、真有效”四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光明区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成效,并表示,光明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街道和社区,全力贯彻了全省各项重点信访攻坚任务,做好了信访与矛盾化解工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希望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更多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