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使用主流浏览器升级最新版本浏览网页
在光明新区迎来建区五周年之际,昨天,新区的居民收到了一份“大礼”——光明新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正式启用,居民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高品质的文体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出席了“两馆一中心”的启用仪式,并率我市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在新区展开调研。
“两馆一中心”总投资2.5亿元,用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是一座集群众娱乐、休闲、健身、科教、比赛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是光明新区区级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文体设施。据悉,“两馆一中心”是光明新区在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公共文体设施项目,而且选址居民和外来工密集的公明街道,充分考虑了民众享受文体设施的便利性,把高品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
王京生在“两馆一中心”的启用仪式上致辞并宣布“两馆一中心”正式开馆。他指出,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文化之魂和精神之魂,“两馆一中心”的投入运行,是光明新区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的又一亮点,对于促进全市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均衡化发展,丰富光明乃至全市市民文化体育生活,提升光明新区的城区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他鼓励光明新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能的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同时,进一步发挥文化体育在引领社会风尚、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使文化在光明新区大放光明,为深圳一体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光明新区成立五年来,已高标准高速度规划建设了一批教育、卫生等公共文体设施项目,形成了新区、街道、社区三级文体服务网络。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在致辞中表示,光明新区“两馆一中心”的投入使用,是新区五年来城市配套设施、民生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新区公共文体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新区将以“两馆一中心”的开放运行为契机,健全管理机制,提高运行质量,充分发挥硬件优势与集聚效应,推动新区文体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启用仪式结束后,王京生一行参观了区文化馆、图书馆以及“5年再出发,激情再燃烧”光明新区成立5周年图片展,并前往光明新区会展中心,观看了新区的规划模型以及一部展望新区美好前景的专题片。
在调研之后,王京生对光明新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光明新区在发展建设中可提炼总结一些有价值的理念,就如同“深圳十大观念”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样,深圳前海和几个新区都代表了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这样的时代担当和文化自觉,在发展和改革实践中创造、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观念,引领城市的发展,丰富深圳观念的内涵。二是希望新区在重视文化事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只有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新区的进一步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胡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刘璋飙,市文体旅游局局长陈威,市文联主席罗烈杰,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深圳广电集团总裁陈君聪,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出席了启用仪式并参加了调研。光明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恒春主持了启用仪式。
光明新区文化馆、图书馆总用地面积36178㎡,建筑面积25922㎡。其中,文化馆设有展览厅、社团活动室、舞蹈室、合唱室、琴房等,为更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场地和设备保障。 图书馆共四层,设计纸质藏书25 万余册,订阅报刊1000余种,目前对读者开放的服务窗口有阅览区、视障阅览室、报刊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少儿阅览室、多媒体展示区、读者自习室,共设各种阅览坐席600个,拥有完善的图书馆专用设施设备,采用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美观、整洁、舒适的良好阅读环境。光明新区体育中心建设占地62918平方米,主要设施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和篮球、门球场、网球场等,建筑设计新颖独特,气势恢弘。